灸感出现预示着什么呢?
第一类艾火循经:温热是施灸时第一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艾火自动循经促使气血升温、循环运行的良性反应。
第二类正邪相搏:艾火循经:麻、胀、酸、沉、痛是施灸时第二阶段出现的静态灸感,是体内正气与邪气作斗争的正常反应。
第三类邪气外出:风、凉、寒是施灸时第三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体内正气强而邪气弱,邪气被排出体外的良性反应。
灸感那么重要,那我们看看“灸感”的引发有哪些因素吧:
1.剌激量的强弱刺激次数的多少
着灸时必须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如使火力中断,则已经出现的感应也就有减弱、退缩而至消失。一般地则是剌激越强,时间愈长,剌激次数愈多,则感传愈易出现。
2.个体素质的差异
个体素质的不同,这对灸感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正常人之中,灸感因人而异,因而才有“经络敏感人”之说。
3.环境好坏的影响
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同时皮肤湿润,思想集中,则灸感较易发生,而感传速度也较快。反之,在寒冷,喧闹,皮肤干燥,同时和别人交淡思想分散时,则灸感多迟钝或不能被感知,而速度也较慢。
4.病灶轻重的影响
灸感与病程的长短及病史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病轻者灸感相应性也就增强和出现;病重久者则各种灸感自然就会迟钝与减弱。
5.操作的手法与心态操作者技法熟练
认真耐心与急躁生疏,草率怀疑,也是影响灸感与灸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Originally posted 2017-04-28 1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