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indigestion): 是指小儿因内伤乳食,脾胃受损所致的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 其发生常与素体虚弱、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 在脾胃。
基本病机: 是脾胃运化失调,气机升降失常。
西医学: 小儿积滞多见于胃肠消化不良等疾病中。
【辨证】
主症: 不思饮食,胃脘胀满或疼痛,呕吐酸馊乳食,大便酸臭,或溏薄或秘结。
兼症:
①腹痛胀满拒按,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小便短黄如米泔,低热,手足心热,舌红,苔白厚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为乳食内积。
②面色萎黄,形体较瘦,困能乏力,夜卧不安,腹满喜按,大便稀溏,夹有乳食残渣,唇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为脾胃虚弱。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以胃、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
主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配穴:
①乳食内积配梁门、建里。
②脾胃虚弱配脾俞、胃俞。
③呕吐配内关。
方义:
①本病为胃肠运化失常,故取胃之募穴中脘、大肠之募穴天枢,以疏通脘腹部气机,为局部选穴。
②足阳明经合穴、胃之下合穴足三里与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相配,属于远端选穴,可调理胃肠。
操作: 常规针刺。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胃、神门、大肠。毫针刺法,或压丸法。
(2)皮肤针法: 脾俞、胃俞、夹脊穴。皮肤针轻叩,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按语】
1.针灸对本病治疗效果良好,如配合捏脊疗法效果更佳。
2.患儿饮食须定时定量,不宜过饱,勿过食肥甘油腻、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