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

麦粒灸辅助治癌效果显

发布于 2023-03-05

关玲,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耳针、手针等微针治疗疼痛以及艾灸治疗肿瘤。获得国家、军队课题10余项,科技奖励6项。   麦粒灸也叫直接灸、艾炷灸、着肤灸,是...

阅读(346)赞 (0)

《素问》病机十九条与针灸处方(经典干货)

发布于 2023-03-05

源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可以指导开方用药,也能用于针灸处方。但如何在临证中准确把握经络的病理变化规律,然后合理取穴,这里面的学问就高深了。今天先分享病机十九条前6条与针灸处方的关系,若您对余下的13条特别感兴趣,请在文末的写留言处留言...

阅读(290)赞 (0)

针灸临床常用对穴疗法

发布于 2023-03-05

针灸临床中,辨证、选穴配穴、手法是取得疗效的三个重要环节。在系统 学习经络理论后,如何在实践中选择适宜的脑穴,灵活配合,对提高疗效有着 重要的意义。 临床中,常常选用两个穴位组成一组对穴,针对一类“症候结构”配伍 其他愉穴灵活运用.收到较好效果。还可以在治疗前后对照主症的变化.检...

阅读(1080)赞 (0)

针灸选穴配穴方法

发布于 2023-03-05

在针灸学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腧穴配伍经验,这些经验大多以针 灸歌赋的形式流传下来,如《百症赋》《标幽赋》《玉龙歌》《胜玉歌》《拦江赋》 等。虽然经临床验证,其中很多腧穴配伍都验之有效,但是单纯地以经验穴的 观念来看待这些腧穴配伍,不足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要想在临床取得稳定的、...

阅读(674)赞 (0)

第四章腧穴

2

发布于 2023-03-05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依附于经络而存在,位于 经络缝隙中,具有复杂的解剖构造。对腧穴的认识关系到对经络的认识,也直 接关系到对疾病治疗的认识。腧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自己的特点,对脑穴结构、 功能的探讨与理解,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第一节腧穴概念与腧穴结...

阅读(688)赞 (0)

第三节十二经的互补、增效、协同

1

发布于 2023-03-05

上一节我们逐一解析了十二经的气化特点,十二经在脏腑联系上各有所 属,并有各自特定的循行路线,由于经脉的路径、结构、脏腑的不同,经脉中 气血聚集的数量状态亦各不相同。由于经脉之间存在诸多的联系路径,六经气 化在联系调节六气、六脏、六腑功能状态的同时,还存在着阴阳、营卫、气血 的气化...

阅读(453)赞 (0)

第五章 症候结构

发布于 2023-03-05

“证”是中医理论特有的概念,但由于中医传承历史久远,医学流派复杂, “证”的概念并不统-,往往也不够明确。不过,对于“证”的核心含义,在中 医界是有基本共识的,那就是特定结构的症候组合所体现的疾病机理,涵盖病 位、病性、病变转归等多方面的内容。“症候”是“证”的认识基...

阅读(242)赞 (0)

第五章 第三节  常见病症的症候结构

11

发布于 2023-03-05

第三节  常见病症的症候结构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于认识各个症候属性、变化规律的同时,认识到某些典型症候群的性质和变化规律,通过对这些变化规律的观察、总结而逐渐建立起包括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在内的博大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可以从丰富的中医有关文献资料中把握有关症候结...

阅读(169)赞 (0)

第六章 经络诊察

1

发布于 2023-03-05

经络诊察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物理诊断方法。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经络诊察的记载,如《灵枢.刺节真邪》提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意思是,针灸医生进行针刺之前,必须先诊察经络的虚实。医者用手触摸经络(切),循推经络循行的...

阅读(1058)赞 (0)

靳三针疗法精讲笔记

发布于 2023-03-05

三针名称 主治 穴位 取穴部位及方法 针刺手法 智三针 智力低下 神庭+本神*2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 常规手法 四神针 智力低下,精神障碍,头疼 四神针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

阅读(198)赞 (0)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