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

橘核荔枝核相配散结止痛妙对

发布于 2023-03-13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橘核,又称为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种子。橘核味苦,性温。入肝、肾二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主治疝气及睾丸肿痛、乳痈、腰痛、膀胱气痛等病症。正如《日华子本草》所谓:“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本草纲目》所谓:...

阅读(29)赞 (0)

巨结肠综合征分型治疗

发布于 2023-03-13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巨结肠综合征是指结肠异常扩张的综合病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的便秘和腹胀。一般分为先天性巨结肠症、特发性巨结肠症、症状性巨结肠症等。 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根据临床表现似属于“肠痹”、“便秘”等证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病...

阅读(28)赞 (0)

局限性肠炎分型治疗

发布于 2023-03-13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局限性肠炎又名克隆氏病、末端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等。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末端回肠和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病变特征为肠道非连续性纵形溃疡和肉芽肿。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及发热,严重者可见黑便、腹部包块等...

阅读(24)赞 (0)

灸肾腧穴预防骨质疏松

发布于 2023-03-13

 朱马亮 河南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症状或疾病。应用艾灸疗法可有效防止该病。 患者取俯卧位,取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各旁开1.5寸为肾腧穴。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靠近肾俞穴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如病人有温热...

阅读(17)赞 (0)

灸治原发性低血压

发布于 2023-03-13

 蔡晓刚 山西洪洞县中医医院 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低于10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伴有头晕、头痛、疲劳、面色苍白、消化不良;甚至四肢发冷、心悸、呼吸困难、直立性眩晕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使用灸法治疗常可取得良效。 治法:在升清阳气,气血双补的原...

阅读(23)赞 (0)

灸法治疗术后腹胀

发布于 2023-03-13

 程怀孟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手术后腹胀是外科手术病人的常见症状,用艾灸治疗疗效较好。 方法:艾条1根分别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3次。 术后腹胀多由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中脘、神阙、关元属于任脉,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这些穴位具有健脾...

阅读(22)赞 (0)

久咳常见太阳太阴合病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

发布于 2023-03-13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余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案 例 张某,女,54岁。2010年4月6日初诊。 咳嗽1月余,呈阵发性呛咳,晚上较甚,咳时遗尿,有痰不利。伴见头痛,流清涕,讲话有鼻音,咽痒,恶风,虚汗出,大便干。舌苔白,脉细弦。辨六经属太阳、太阴合病,辨...

阅读(25)赞 (0)

灸法配拔罐治皮肤瘙痒

发布于 2023-03-13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瘙痒性皮肤病是一组以瘙痒为突出表现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一处、多处呈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的瘙痒,有时还可有烧灼、蚁行等感觉。与季节关系明显,饮用酒类、吃海鲜、情绪刺激、衣服摩擦,甚至某些暗示均可...

阅读(33)赞 (0)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发布于 2023-03-13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药方面的具体运用,均概寓于脏腑,...

阅读(29)赞 (0)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发布于 2023-03-1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证为寒饮伏肺,化热作咳。治以宣肺蠲...

阅读(34)赞 (0)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