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读:
口腔修复工培训教学大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口腔修复工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修复牙齿、牙龈、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口腔修复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口腔修复工人才,制定本教学大纲。
培训目标
1、培养掌握口腔修复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口腔修复工作任务的口腔修复工人才。
2、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医疗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口腔修复工人才。
3、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口腔医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口腔修复工人才。
1、口腔修复工基本理论:包括口腔生物学、口腔解剖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外科手术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口腔修复工基本技能:包括牙齿印模制作、义齿加工制作、牙体牙髓治疗、牙周病治疗、口腔外科手术等基本技能。
3、口腔修复材料学:包括天然材料(如树脂、玻璃离子等)和人工材料(如金属合金、陶瓷等)的基本性能、特点及应用。
4、口腔修复工艺学:包括牙齿修复材料的选用原则、牙齿修复工艺的设计原则、牙齿修复工艺的操作技巧等。
5、口腔修复设备与器械的使用与维护:包括各种牙齿修复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保养。
6、口腔修复临床实践:通过模拟临床病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口腔修复工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7、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包括医德医风教育、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规范等内容。
8、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训:包括团队建设、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9、创新意识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终身学习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方式与方法
1、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安排学生到临床实习,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4、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确保教学质量。
培训时间与周期
本教学大纲为期一年,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培训,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培训,第二阶段为技能培训,第三阶段为临床实践培训,第四阶段为综合能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