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营养师证报名时间:2025-07-16阅读:58

肠内营养是一种通过口腔或鼻饲管将营养液输送到肠道,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方法,肠内营养适用于许多疾病患者,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便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1、消化道功能障碍:如胃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导致的肠道功能受损,影响食物吸收和利用的患者。

2、术后营养支持:如胃肠道手术后,需要暂时或长期依赖肠内营养的患者。

3、大手术前后营养支持:如心脏手术、肝脏手术、胰腺手术等大手术前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

4、恶性肿瘤患者:如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压迫、手术切除等因素导致摄入不足的患者。

5、慢性肝病患者:如肝硬化、肝炎等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减退,无法正常分解代谢营养物质的患者。

6、消瘦或营养不良患者:如艾滋病、结核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以及长期卧床、严重腹泻等原因导致的消瘦或营养不良患者。

7、早产儿:如早产儿出生后,由于肠道未充分发育,无法正常吸收营养物质的患者。

8、其他特殊情况:如母乳喂养困难、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吞咽障碍等特殊情况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

肠内营养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如严重的全身感染、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应优先进行生命支持治疗,而非肠内营养。

2、相对禁忌证: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暂时停止或调整肠内营养治疗:

(1)严重腹泻或呕吐;

(2)肠道穿孔或出血;

(3)肠道梗阻;

(4)肠道瘘管;

(5)肠道黏膜损伤;

(6)高渗性昏迷;

(7)严重电解质紊乱;

(8)过敏反应;

(9)营养素过剩导致的代谢紊乱。

3、特殊人群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肠内营养前需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谨慎选择。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在很多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肠内营养治疗,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评估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扫一扫加微信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