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按摩、揉捏、推拉等手法,达到调整气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目的,在进行中医推拿治疗时,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推拿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候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推拿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推拿治疗所需观察的各种证型。
1、气滞血瘀型:表现为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刺,疼痛剧烈,拒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此型适宜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推拿手法。
2、寒湿凝滞型: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发凉,得热则舒,苔白腻,脉沉紧,此型适宜采用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推拿手法。
3、肝肾不足型:表现为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此型适宜采用补肾壮阳、益精填髓的推拿手法。
4、脾虚湿盛型: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溏薄,肢体困重,食欲不振,舌质淡胖,脉缓无力,此型适宜采用健脾化湿、行气利水的推拿手法。
5、心肺气虚型:表现为气短喘促,心悸失眠,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此型适宜采用补气养心、安神定志的推拿手法。
6、阳明胃热型:表现为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尿黄赤,舌质红绛,脉数,此型适宜采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推拿手法。
7、肾阳虚弱型: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舌质淡胖,脉沉迟无力,此型适宜采用温肾助阳、固精止遗的推拿手法。
8、血虚风燥型: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发早白,面色萎黄,肌肉松弛,舌质淡红,脉细弱,此型适宜采用养血生发、滋阴润燥的推拿手法。
9、痰湿阻络型:表现为胸闷痰多,咳痰色白或黄稠,舌苔白腻,脉滑,此型适宜采用化痰祛湿、通络止痛的推拿手法。
10、情志不畅型:表现为抑郁寡欢,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脉弦细,此型适宜采用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推拿手法。
11、先天不足型: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舌质淡白,脉沉细,此型适宜采用补先天之本、健脑益智的推拿手法。
中医推拿治疗需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候来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到因人制宜,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推拿治疗前也应向医师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和体质特点,以便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扫一扫加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