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健康管理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健康管理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管理师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健康事业,关注人民群众健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1、健康管理师的基本概念和职责
2、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3、健康管理师的职业技能要求
4、健康管理师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5、健康管理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培养
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设置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健康管理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使学生具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
本课程共12周,其中前8周为理论学习阶段,后4周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阶段,每周安排6学时,共计72学时。
1、理论学习阶段(第1-8周)
- 第1-2周:健康管理师的基本概念和职责;
- 第3-4周: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 第5-6周:健康管理师的职业技能要求;
- 第7-8周:健康管理师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2、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阶段(第9-12周)
- 第9-10周: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
- 第11-12周: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1、建立课堂表现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2、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评价,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方面。
5、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扫一扫加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