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3、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如在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学校等单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或者参加过相关的培训课程。
4、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适应心理咨询工作的需要。
1、心理学基础知识(占总分的30%)
(1)心理学概论: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2)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内容。
(3)人格心理学:介绍人格理论、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等内容。
(4)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体心理、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5)发展心理学:介绍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6)应用心理学:介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评估等应用领域的理论和技术。
2、心理咨询与治疗(占总分的30%)
(1)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2)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根据提供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
(3)心理咨询实践技能:包括咨询策略制定、咨询过程监控、咨询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4)心理咨询师的伦理规范和职业责任。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点。
3、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占总分的30%)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和方法。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3)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和家庭辅导等方面的内容。
(4)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5)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实践技能:包括需求评估、咨询策略制定、咨询过程监控和咨询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4、专业伦理与法律法规(占总分的10%)
(1)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伦理原则和规范。
(2)心理咨询师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障。
(3)与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1、考试形式: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主观题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2、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具体时间根据考试安排而定,考试地点一般在省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考点进行。
3、考试结果公布:考试结束后,相关部门会在一定时间内公布考试成绩和合格标准,考生可以自行查询成绩并进行后续的证书申请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