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又称按摩、按捏、推挤等,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手法对人体的经络、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舒筋活络的目的,推拿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有些情况下,推拿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本文将介绍推拿禁忌证,帮助大家了解在哪些情况下应避免推拿。
1、骨折、脱位、严重扭伤等损伤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推拿可能会加重损伤,导致病情恶化,遇到这类疾病时,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2、皮肤破损、感染、炎症等皮肤病:推拿可能会导致病菌扩散,加重皮肤病变,对于烧伤、烫伤等创伤性皮肤病,更应避免推拿。
3、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为推拿会刺激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
4、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推拿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加重心脑血管负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
5、妊娠期妇女:孕妇在怀孕初期(前三个月)和晚期(后三个月)应避免推拿,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孕中期可以进行适度的推拿,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急性腹痛、严重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内脏疾病的表现,推拿可能会加重病情,在这种情况下,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7、精神障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推拿虽然可以缓解身体疼痛,但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心理负担,不利于康复。
8、酗酒、药物依赖等成瘾性疾病:推拿可能会刺激神经中枢,加重成瘾症状,这类患者应在戒酒、戒药后才能接受推拿治疗。
9、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等人群:由于这些人群的身体机能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在接受推拿治疗前,应先进行相关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接受推拿。
10、未征得家属同意的人群:在接受推拿治疗时,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征得家属同意,如果患者无法表达意愿,家属应主动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禁忌。
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发挥良好的效果,我们也应认识到推拿并非万能的,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在接受推拿治疗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禁忌证,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我们还应关注推拿行业的发展,提高推拿师的专业素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扫一扫加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