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约证是小儿推拿中的一种常见病证,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便质硬干、腹胀腹痛等症状,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脾约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调理好脾胃功能,使脾胃健运,从而达到治疗脾约证的目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脾约证的病因、诊断、辨证论治以及推拿治疗方法。
1、饮食不当:长期进食过多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容易导致脾胃受损,从而引发脾约证。
2、情志失调:小儿情绪波动较大,如过于悲伤、愤怒、焦虑等,都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脾约证。
3、生长发育不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者消化吸收功能较弱,也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脾约证。
4、其他因素:如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等,都可能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约证的发生。
1、主诉: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便质硬干、腹胀腹痛等症状。
2、次症:患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3、体格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腹部触诊、听诊等方式,观察患儿的腹部是否有明显的压痛、肠鸣音是否正常等。
4、辅助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有助于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
脾约证的辨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证要点:脾胃失调、气滞血瘀。
2、基本证型:主要有实脾约和虚脾约两种基本证型。
- 实脾约: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便质硬干、腹胀腹痛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为主。
- 虚脾约: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便质软或稀、腹胀腹痛等症状,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治疗以益气健脾、温中散寒为主。
1、操作方法:采用推、揉、按、捏等手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 (1)推腹部:用双手自上而下沿腹部顺时针方向推按,以达到理气活血、调和脾胃的目的。
- (2)揉脐周:用拇指、食指轻轻揉动脐周部位,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腹胀腹痛。
- (3)按足三里:用拇指、食指并拢,按压足三里穴位,以达到益气健脾的目的。
- (4)捏合谷穴:用拇指、食指捏住合谷穴,用力提拉,以缓解便秘症状。
2、操作频率与时间:每日进行一次推拿治疗,每次30分钟左右,推拿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感冒。
1、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易消化的食物。
2、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对于脾约证的小儿推拿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采取相应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还需注意饮食调理、生活作息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扫一扫加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