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术部位的宜忌
刺灸施术时,必须熟悉腧穴的局部解剖,避免损伤要害部位,这是必须注意的一条重要原则。
~~~~~~~~~~~~~~~~~~~~~~~
1. 避免刺伤内脏
~~~~~~~~~~~~~~
《素问·刺禁论》说:“脏有要害,不可不察。”《素问·诊要经终论》也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我们在针刺胸背腰腹部穴位时,一定要注意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可刺伤内脏,否则将出现严重后果。
2. 避免刺伤重要血管《素问·刺禁论》说:“刺跗上大动脉(足背动脉),血出不止
死。”对于重要血管附近的穴位,必须慎重操作,注意针刺方向与深度,
避免大幅度捻转提插,以防刺伤血管引起大出血。
3. 避免刺伤延髓
针刺后项部的风府、哑门、风池、天柱等穴时,一定要注意针刺方向
与深度,以免刺伤延髓,引起剧烈头痛、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4. 孕妇禁忌
孕妇不宜刺小腹部、腰骶部腧穴,以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
活血通经穴,以免造成流产。
5. 小儿禁忌
小儿囟门未合时,囟门部位的穴位不宜针刺。
~~~~~~~~~~~~~~~~~~~~~~~~~~~~~~~~~~~~~~~~~~~~
6. 皮肤禁忌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
7. 禁刺腧穴宜慎针
~~~~~~~~~~~~~~~~
古代文献记载的禁刺穴位,多与局部解剖特点有关。如承泣穴,位于
眶内,血管丰富,针刺后容易引起出血。但是,现代针具较细,操作时小心谨慎,手法轻柔,不捻转、提插,就不会引起出血。
8. 禁灸部位
本内容在灸法章将详细介绍,在此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