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湖南长沙针灸学习分享 / 正文

总是失眠怎么办?清铃揿针治疗失眠辨证取穴方法

失眠定义 又称睡眠障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且持续一个月以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临床常见疾病。 颈源性失眠定义 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部疾患使交感神经受刺激,大脑兴奋性增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可导致觉醒-睡眠中枢系统功能障碍,使大脑中枢的兴奋性增高或影响下丘脑的功能,同时可导致肩颈、背部的疼痛,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 失眠治疗方式 (1)西医治疗方式: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疗法不适宜长期使用,且易产生耐药性、醒后头痛等副作用,部分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需加大剂量甚至药物对有些患者无效,失眠是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之一。 (2)中医治疗方式:①针刺:局部取穴②揿针:全身取穴+耳穴等。 揿针治疗具有安全方便、无副作用、针刺刺激温和等优点,一般可固定于腧穴2-3天的时间,累积刺激量大,以时效累积量效。 处方推荐 方案一:耳穴处方:神门0.6、失眠0.6、皮质下0.6、垂前0.6、枕0.6(主穴),肾0.6、心0.6、胃0.6、肝0.6、胆0.6、脾0.6(配穴) 方案二:耳穴取神门0.9、心0.9、肾0.9、颈部夹脊穴1.5配合安神浴足方(酸枣仁30g,杜仲10g,夜交藤15g,丹参15g,小茴香15g,艾叶10g) 方案三:方法①:耳穴处方:神门0.9、皮质下0.9、心0.9、肾0.9体穴处方:神门1.5、攒竹1.5、安眠1.5 方法②:耳穴处方:交感0.9、内分泌0.9、肝0.9、脾0.9体穴处方:内关1.5、风池1.5、印堂1.5 方案四:耳穴处方:神门0.6、交感0.6、皮质下0.6、心0.6、脾0.6、肾0.6、垂前0.6 方案五:神门0.6、内分泌0.6、皮质下0.6、三阴交1.2、内关1.2、足三里1.5、心俞1.2、脾俞1.2。每次选取5个穴位,耳穴穴位为必选穴位,配合针灸治疗。 方案六:耳穴取神门0.6、失眠0.6、垂前0.6、皮质下0.6、枕0.6(主穴);心0.6、胃0.6、肝0.6、胆0.6、脾0.6、肾0.6(配穴)。 揿针选用清铃揿针直径0.2mm,选用长度(mm)标注在穴位右上角。 操作方式 先用75%的酒精棉球将穴位消毒,再取一个揿针,拆下密封纸,将塑料容器向后曲折,用拇指和食指夹紧其中一半剥离纸和胶布,将它们一并从另一半剥离纸分开,并从塑料容器中取出,将针直接应用在以消毒的穴位上,按压粘附扎好,除去剥离纸,将胶布粘附压好以确保粘附稳妥,每个穴位均按此操作。 疗程 揿针连续埋藏1-3天取针,每天按压3-4次,每次按压约一分钟,力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不可用力搓揉,不可用力撞击,耳穴处方左右耳交替使用,7-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1-2天,共治疗1-3个疗程。 结论 揿针治疗秉承了传统针刺与埋线的优点,且疼痛感小,选穴简单易操作,患者依从性好,尤其适合畏针的患者,在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患者对治疗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尤为适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耳穴揿针治疗具有从整体上协调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清铃揿针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对人体无副作用,耳穴埋植揿针在改善睡眠障碍及提高患者日间机能状态调整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