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湖南长沙针灸学习分享 / 正文

哮病(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艾灸麦粒灸治疗辨证选穴方法

哮病(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本病因宿痰内伏于肺,常由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利气定喘。发作期攻邪祛痰利气以治标;缓解期补肺、健脾、益肾以治本。【选穴】主穴:发作期:肺俞、膻中、大椎、天突、定喘。缓解期:肺俞、膻中、大椎、脾俞、肾俞。伏灸穴:①肺俞、大椎、风门、定喘;②脾俞、心俞、膻中、足三里;③肾俞、膏盲、气海、关元。配穴:寒饮伏肺配风门、孔最;痰热遏肺配合谷、曲池。【操作】每次选用3~4穴,先灸背部腧穴,再灸腹部及四肢部腧穴。发作期用中等硬丸样艾炷,每次每穴灸7~9壮,每日施灸1~2次,10次为1疗程;缓解期用半粒米软丸样艾粒,每穴灸5~7壮,隔日或隔2日1次,15~20次为1疗程。第1个月隔日1次,第2、3个月隔2天1次,可将穴位分为2~3组,交替使用,坚持灸3~6个月。伏灸法在夏季三伏天进行施灸。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施灸,共灸3次。也可从初伏开始,每隔2~3天灸1次,共灸10次。初伏取第1组穴,中伏取第2组穴,末伏取第3组穴。每年1次,连续治疗3年。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