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次数骤增,粪便稀薄,谓之泄泻,又名腹泻或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发病大多在夏秋两季,但冬春季也有发生。 病因 外感风寒:小儿脱、换衣服,擦身、洗澡不慎,睡觉踢被等受寒着凉以致泄泻。 内伤饮食:乳食没有规律,时饱、时饥或乳食过饱或吃了不洁的食物、不熟的瓜果等原因,均能引起泄泻。 症状 轻症泄泻: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几次至十数次,粪便稀薄,色黄或草绿色,夹有不消化的白色乳块,粪便酸臭或腐臭味,腹鸣,时有腹痛,便后痛减,溢乳;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有低热,一般精神尚好。 重症泄泻:重症泄泻有从轻症演变而成,亦有一开始即是重症者。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频繁,粪便呈水样而带有黏液,昼夜十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呕吐亦多,高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舌干唇红,小便少而黄。 治疗 补脾土4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50次,推三关400次,揉脐5分钟,摩腹3分钟,按足三里10次,推七节300次,揉龟尾600次,如有呕吐加推膻中2分钟,摩中脘2分钟,掐承浆10次,按脾俞、胃俞各5次。高热减去三关,加推六腑400次,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