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临床适应证不包括

营养师证报名时间:2025-05-07阅读:22

肠外营养临床适应证是指在患者不能通过正常肠道吸收营养的情况下,采用外源性营养支持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一类疾病,肠外营养的应用范围较广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肠外营养治疗,以下是肠外营养临床适应证的一些常见情况:

1、消化道功能障碍:如严重腹泻、肠梗阻、炎性肠病等导致肠道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由于无法正常吸收营养,需要通过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和营养素。

2、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导致肠道结构异常或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依靠肠外营养维持生命。

3、术后并发症:如肠瘘、吻合口狭窄等手术后导致肠道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在术后早期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肠道功能。

4、重症感染:如严重脓毒症、败血症等导致全身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恶性肿瘤化疗: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影响营养摄入,此时可以通过肠外营养补充营养,减轻化疗副作用。

6、其他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如长期卧床、神经肌肉疾病、吞咽障碍等原因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和营养素。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肠外营养在上述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肠外营养治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其病情、病因、病理生理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实施肠外营养治疗时,还需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和输注速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医生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肠外营养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